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聚焦长江上游物种,重庆打造种质创制大科学中

来源:西南农业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4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◎?科技日报记者?雍黎 “世界青蒿之乡”重庆酉阳,出产着全球抗疟特效药青蒿素原材料的八成产量。阳春三月,绿油油的青蒿在这里,漫山遍野迎风生长。 重庆酉阳县板溪镇,村民在

◎?科技日报记者?雍黎

“世界青蒿之乡”重庆酉阳,出产着全球抗疟特效药青蒿素原材料的八成产量。阳春三月,绿油油的青蒿在这里,漫山遍野迎风生长。

重庆酉阳县板溪镇,村民在收割青蒿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

重庆为何能产出品质优良的青蒿?3月29日,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廖志华教授研究课题组发表在《药学学报英文刊》的论文《AabZIP1调控青蒿素生物合成与青蒿抗旱性的分子机制》,揭示了干旱促进青蒿素生物合成及青蒿抗干旱的秘密,而其团队创制的青蒿素高产的青蒿新品种已经在酉阳推广1万亩。

廖志华带领的青蒿团队是首批入驻西部(重庆)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团队之一。今年1月,由西南大学牵头组织建设的西部(重庆)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启动运行,这是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支撑育种创新的五大专业化平台之一,中心主要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种,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动植物种质创制中心。

“截至目前,我们已收集青蒿主要产区的青蒿遗传资源近200份,绘制了首个青蒿基因组精细图谱,鉴定了一系列调控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调节基因。”廖志华说,他们创制的青蒿新品种相比酉阳当地原有的品种青蒿素含量更高,更适应重庆干旱酷热的天气。酉阳青蒿中,青蒿素含量高达千分之十四,而他们创制的新品种,青蒿素含量突破了千分之二十。

除了青蒿团队,首批入驻的家蚕团队已经启动家蚕规模化种质创制工作,杨树种质创制团队目前已获得1000余株杨树基因组编辑突变体素材。

温室里,无菌土栽培种植的各种植物样本;试验室里,科研人员忙着对提取物做质谱分析……

“我们希望这个中心是工程化、规模化的平台。”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夏庆友教授介绍。他说,长江上游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,中国大约70%的物种来源于长江上游。其中包含不少濒危物种,特别是崖柏、油桐物种,只在长江上游存在。因此,对长江上游的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基础工作。相比传统的方式,中心将发挥现代农业、组学大数据、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学科优势,进行智能化、规模化的种质创制,加强农业生物基础研究,强化顶尖人才培育和产业转化功能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物安全。它们的核心战略任务则是资源保护、资源数据化和规模化种质创制与应用,研发种质创制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。

对此,西南大学打破原有学院、学科组织模式,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,全力推进大科学中心建设。

未来5年,该中心力争完成家蚕全基因组创制,创制新素材1万余份;建成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杨树基因编辑突变体库,创制具有育种价值的基因编辑遗传素材;建设青蒿种质资源库、构建覆盖青蒿重要经济性状的突变体库和萜类生物合成元件库。后期将陆续开展柑橘、水稻、油菜、棉花、马铃薯、甘薯、罗非鱼、茶树、黄连等物种创制研究。厘清种质资源,研发关键核心技术,实现规模化、工程化创制,达到发现资源、创制资源、研究资源、利用资源之目的。

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,“放眼未来,种质创制中心将利用先进生物育种技术,创制新型生物素材,建设可持续利用的长江上游种质资源库,助力相关产业迭代升级。”

来源:科技日报

文章来源:《西南农业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xnnyxb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408/568.html



上一篇:大学城+沙坪坝+北碚=师范与非师范双翼发展的重
下一篇:图说 | 实探大高(2022)-1号地块:南北高差较大 西

西南农业学报投稿 | 西南农业学报编辑部| 西南农业学报版面费 | 西南农业学报论文发表 | 西南农业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西南农业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