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西南农业学报》投稿方[04/29]
- · 《西南农业学报》数据库[04/29]
- · 《西南农业学报》期刊栏[04/29]
- · 西南农业学报版面费是多[04/29]
老区行散记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这就是麻田除了让我们来访者心旷神怡,同时警示于我们的问题。 访高长虹故居 高长虹这个耿直的书痴,是最纯粹的文人,大概也是现代史上最不幸的文
这就是麻田除了让我们来访者心旷神怡,同时警示于我们的问题。
访高长虹故居
高长虹这个耿直的书痴,是最纯粹的文人,大概也是现代史上最不幸的文人了。他是最让我很敬重也很惋惜的一位作家。他的穷途末路和潦倒不堪,好像是注定了的。尽管他也奔赴延安,找到了代表未来,不久就会主政中国的希望之地,但他被人认为迂腐和较真的性格,却让他在新生政权建立不久就凄然离世。他拒绝了好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,冷眼鄙弃了蒋介石重用的机遇,还断然拒绝了阎锡山的垂青,与毛泽东同志也搞得不欢而散。他眼里没有权威。
这位命运乖戾的作家,是我们山西在“五四”之后的一段时间内,享誉全国的著名人物。他出生在山西盂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。费了好多周折,我们才由一条荒径找到了破败不堪的一处小院。院里好像没有人住,据说是分到高长虹父亲名下的房子也摇摇欲坠,荒草萋萋,窗棂朽颓,破门污墙。阳泉文联主席指着一间颓废的小屋说,这就是高长虹出生的房子。众人愕然,转眼表情里都显出惆怅和凄然。这个日后在中国文坛曾经“狂飙”的作家,在这里留下许多书痴的笑话。尤其是他蘸着黑墨汁吃饺子的故事,让这个当年的神童在我们脑海里栩栩如生。
高长虹留下的影像不多,他的标准照,即使现在看起来,也是一副孤傲不羁的样子。他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,当年风靡一时,词锋锐利,文若激泉,即使现在读起来,都让人不禁赞叹。应该说,他是个追逐时潮的人。他去过日本,到过欧洲,也曾研究经济,还试图找孔祥熙的儿子要开金矿,并不是一个非要坚守什么文学的人。但命运让他仅以“文”名。他蔑视权贵,特立独行的性格,是中国文人应该共有的精神,是中国文学艺术应当具有的风骨。你可以设想,假如中国的文学艺术都去向封建统治者献爱取宠,文学作品都去“媚俗”,我们的艺术界将是一堆怎样不堪入目的垃圾。可惜,有这样“骨头”的艺术家并不是很多。惟其稀有,尤为可贵。
石评梅
石评梅的故事,我很早就听说过了。也看过她的照片,这是一个秀丽文弱的女子,很有才华,曾是一位创作颇丰的作家,但她给人的最深印象,是她那忠贞不渝的爱情。
她是平定县人。这次老区行,我们也去了她的故里,这个位居县城的小院,与周边的房院没有多大区别,普通而宁静。如果不是院门外有块“石评梅故居”的石匾,大概谁都想不到这是那位著名的“山西才女”的故里。石评梅在这生活了近20年,后到北京工作生活,这期间她认识了她的“爱人”高君宇。因为她在此之前,有过一段痛心疾首肝肠寸断的恋爱,所以当高君宇——这位我党早期著名的革命家——向她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,她拒绝了,直到高君宇身患重病,不幸去世(他俩实际上并未走在一起),石评梅突然感到她失去了这一生的至爱,错过一段美好的感情,与一位情深意重的男人失之交臂。开始为此自责、愧疚、痛心,三年之后,她终于不治,随自己心爱的人一同逝去,年仅26岁。
在这个物欲横流,爱情为名车豪宅取代的新时代,我还是很崇敬这位女子的。我省历史上著名诗人元好问曾说过:“试问情为何物,直叫人生死相许。”石评梅是为“情”死的,这就是几十年来人们赞美她的一个主要原因。所以说,去平定,不可不去石评梅故居。去她的故居,瞻仰之余,可让人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。
北国山川好
这次老区行的几个县城,我以往都曾来过,但作为山西人,我却不知道它们竟有这般美好的景色。
左权、和顺、昔阳、平定、盂县的县城都不大,这几年的经济发展都很快,各类建筑拔地而起,都是一片繁盛景象,我过往看到的凋敝、乌黑、苍陋的旧境,焕然一新。但使我更加欣喜和兴奋的是,这几个县城新开发的几处风景区,实在让我们大喜过望,原来这几座县城竟有如此秀美壮观的去处。左权的麻田、森林公园,昔阳的龙岩峡谷,和顺的许村风景画廊、黄巢寨,平定的娘子关,盂县的藏山,都是非常值得一览的风景画。过去,可以说它们“养在深闺人不知”,近几年,各地开发旅游的意识都很强了,但我认为,它们开发得还很不够,宣传得也很不够。特别是太行断裂带风貌,山势如潮,壁立千仞,孤峰直立,峡谷幽深,让人一睹之后不禁荡气回肠,顿生英雄气概。绿野茫茫,流水潺潺,不似张家界,胜似张家界。盂县的藏山,昔阳的龙岩峡谷,都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价值。
文章来源:《西南农业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xnnyxbbjb.cn/qikandaodu/2021/0710/486.html